你好 未分配利潤減少
有個問題請教老師:在新收入準則中延保收入需要分期確認收入。成本也需要匹配相應期間的收入分期確認。想咨詢一下我們前期已將在收到延保款時一次性確認了收入,并且在發(fā)生成本時也一次性確認了成本,現(xiàn)在需要將以前的款項分期來進行確認收入,結轉成本。需要用哪個科目來調整了?反沖多確認的收入我們用的是合同負債科目,反沖成本了,是用合同資產還是合同履約成本還是用其他哪個科目更合適了???合同履約成本科目是歸集到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里面嗎?
懂的老師麻煩回答下 合同售價100,庫存商品60,合同履約成本30合同取得成本20,銷售費用10, 那么可變現(xiàn)金額是100-10=90 成本是60+30+20=110 那么20的減值是大家按比例分攤? 準則第三十一條說,先要對其他準則規(guī)定的那些合同成本進行減值測試,比如庫存商品就是存貨那個準則規(guī)定的,那么我對它減值測試的時候,是按照售價-處置費用=90 tip:這里我覺得不是:售價-處置費用-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因為存貨準則說是將要發(fā)生的成本,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是已經發(fā)生了的。 那么庫存商品無需減值(90>60) 那么按照第三十條,合同成本的可變現(xiàn)凈值是:100-10=90 tip:剩余對價-未來要發(fā)生的成本 我姑且認為這里的剩余對價是指售價-處置費用-相關稅費 那么這個90就是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110的可變現(xiàn)凈值 那么接下來這個20的減值是在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之間分攤,還是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之間分攤? 參考資產減值那章,庫存商品不應該再分攤減值了,已經觸及它的底線了,應該是其他
1、收到工程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 2、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如果分錄這樣寫的話,我的資產負債表上存貨是負數(shù), 如果把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調到借方,這個分錄應該怎么做? 調到借方的話,借貸不是充了,存貨就不會變成負數(shù)了
合同履約成本調成主營業(yè)務成本了 我們之前把合同履約成本放到存貨了,那這樣子一調的話,資產負債表對應哪一個數(shù)據(jù)也減少了?
老師,我今天發(fā)現(xiàn)2023年12月有一張材料發(fā)票多入賬了90元,成本已結轉,當時收到發(fā)票這樣做的,借:合同履約成本200,貸:預付賬款200,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00,貸:合同履約成本200,其實發(fā)票金額是110,我算錯了。是普通發(fā)票,這個月我應該怎么調
老師,這樣發(fā)票能抵扣增值稅嗎
我是個體工商戶,一直開具的是貨物發(fā)票,但稅務局核定的是服務類定額,但沒有實際開具服務類發(fā)票,導致貨物發(fā)票+核定定額超出30萬,能有辦法處理嗎
10月大報稅期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我是新手即將上崗的小白
請問員工這個月10月開始買社保,這個月發(fā)上月工資,社保個人部分是買這個月扣出來還是下個月11月再扣呢?
老師,新辦企業(yè)第一個季度開票產生收入,申報所得稅時是否可以暫估成本?
老師好(財務與會計) 我看預計負債的定義是現(xiàn)時義務、金額能可靠計量、很可能流出企業(yè)。而一般負債的定義:跟我剛描述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是一樣的。 那我想問:預計負債跟一般的負債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或者說跟一般負債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老師問一下如果老板想提取公司38萬元,按照分紅和發(fā)工資,老四可以講一下計算過程嗎?
新手小白,大征期如何報稅,需要做些什么,從那步開始
老師長期應收款怎么合理平賬呢?
老師問一下資料7說增值稅由支付方承擔是什么意思進項稅可以抵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