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馬上發(fā)過去
中國境內(nèi)甲公司職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7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當?shù)匾?guī)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為:基本養(yǎng)老保險8%,基本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社保部門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shù)為10000元。 李某正在償還首套住房貸款及利息,李某的獨生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李某父母均已年過60歲(李某為獨生女)。李某夫妻約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 要求:計算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中國境內(nèi)甲公司職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7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當?shù)匾?guī)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為:基本養(yǎng)老保險8%,基本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社保部門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shù)為10000元。李某正在償還首套住房貸款及利息,李某的獨生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李某父母均已年過60歲(李某為獨生女)。李某夫妻約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要求:計算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案例】中國境內(nèi)甲公司職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7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當?shù)匾?guī)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為:基本養(yǎng)老保險8%,基本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社保部門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shù)為10000元。李某正在償還首套住房貸款及利息,李某的獨生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李某父母均已年過60歲(李某為獨生女)。李某夫妻約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要求:計算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案例】中國境內(nèi)甲公司職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7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當?shù)匾?guī)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為:基本養(yǎng)老保險8%,基本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社保部門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shù)為10000元。李某正在償還首套住房貸款及利息,李某的獨生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李某父母均已年過60歲(李某為獨生女)。李某夫妻約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要求:計算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案例】中國境內(nèi)甲公司職工李某2019年全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7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當?shù)匾?guī)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為:基本養(yǎng)老保險8%,基本醫(yī)療保險2%,失業(yè)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社保部門核定的李某2019年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shù)為10000元。李某正在償還首套住房貸款及利息,李某的獨生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李某父母均已年過60歲(李某為獨生女)。李某夫妻約定由李某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子女教育支出要求:計算李某2019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計算債權(quán)投資的攤余成本時,要加上債權(quán)投資-應計利息科目的余額計算嗎?
請問下公司變更了,但是之前報關(guān)單抬頭還是舊的名稱,請問我現(xiàn)在要申請原產(chǎn)地證還可以申請嗎,用舊的抬頭申請
老師,綠豆屬于干貨嗎?
老師,餐飲服務的進行稅票,能不能抵扣?
老師,我有個客戶一張關(guān)單,金額比較大,是大型設備,要分四次收匯?請問這個收匯次數(shù)有限制嗎?系統(tǒng)能錄的進去嗎?
工作太忙了沖賬的報銷單,沒有及時簽托了半年,找分管業(yè)務的領導簽字,領導不批說難聽話,員工承認錯誤先解釋什么原因,然后領導不聽,員工直接講不簽擺那去!這屬于領導刁難員工嗎?老師給點指導意見唄?
老師,這個題里資本公積和其他收益是怎么計算的,哪個是倒擠出來的
截圖當中的這道題,如果說他沒有放棄減免稅政策的話,這道題的結(jié)局會是怎么算?把計算過程寫一下,可以嗎?
太忙了沖賬的報銷單,沒有及時簽托了半年,找分管業(yè)務的領導簽字,領導不批說難聽話,員工直接講不簽就不簽
一個一般納稅人銷售一個自建房銷售額1500萬。請問預交怎么計算?實際繳納該怎么計算?把豎式列出來。特別是關(guān)于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170000-10000*22.5%*12-12000-12000-24000%2B80000%2B28000-60000 應納稅額=143000*0.1-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