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看下它的累計扣除是多少的,你這個稅率表不對。稅率如果按照你上面的話,應該是3%的。
小李2018年入職,2019年每月稅后工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一對雙胞胎兒女正在讀小學,每月花費5000元,則2019年1月份應當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 A、 603.09元 B、 572.16元 C、 585元 D、 615元 解析:?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累計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速算扣除數(shù))÷(1-稅率)=(30000–5000-4500-2000)÷(1-3%)=19072.16元。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19072.16×3%=572.16元 我一直以為應該是(30000–5000-4500-2000)=18500 18500 屬于“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用18500*20%-1410 為什么不是這么計算的呢?
趙小君是新成公司的技術骨干,2020年每月應發(fā)工資分別為為30000元,每月費用扣除額為5000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5500元,從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贍養(yǎng)老人兩項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則2020年1-3月每月需要預扣預繳多少個人所得稅?
老師你好!工資個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 當月個稅 = (累計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x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累計已繳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累計稅前工資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 累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當月應納稅額 = 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納稅額 累計減除費用 = 員工當年在職月數(shù) x 5000 用這個去倒推 這個公式我還是不太明白。我怎樣算都得不到我8月工資實發(fā)數(shù)是18000的
老師,一個人的應發(fā)工資是30000.四險一金是1323.53 專項附加扣除是5000,起征點是5000.那么這個人的個稅應是(30000-1323.53-5000-5000)*20%-速算扣除數(shù)1410=2325.29應繳個稅2325.29.那為什么扣繳端顯示的不交呢,這是第一次在新企業(yè)上
丁某 2022 年 1 月入職,2022 年每月應發(fā)工資均為 30000 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 元,五險一金扣除為 4500 元,(其中單位承擔 3375 元,個人承擔 1125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 2000 元,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計算2022年1月應扣繳的個稅是多少 ?請列出計提及繳納個稅的分錄?請問老師這道題該怎么做
第三季度的企業(yè)所得稅事項1,是填第三季度累計數(shù),還是填1至3季度的累計數(shù)?
請問老師,小規(guī)模的企業(yè)所得稅這月有變動,營業(yè)外收入,要求跟增值稅表的第18行和19行累計數(shù)之和一致,之前我沒有把減免的增值稅計入營業(yè)外收入,補了個憑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貸記營業(yè)外收入后一致了,但是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余額不對了,怎么調整啊
為員工購買的安全意外險放入什么科目里面
小規(guī)模每個月的開票額度有多少
@董孝彬老師追問。好的都改,我們一直討論的之前的21年怎么改,你說的意思是21年利潤高了,但是稅法調低了所以不用交,那22,23,24年呢用改表改賬不?
老師,貨款起訴律師訴訟費計入管理費用嗎,二級科目該怎么設制,就是訴訟費嗎
老師,在計提經(jīng)營所得稅的時候,用哪個科目更合適呢? 經(jīng)營所得稅和稅金及附加?
我是一家有限公司的會計,我的老板辦了幾張個人名義的銀行卡(專門用于辦公使用,完全不和自己的生活混在一起),卡A用于美團販賣的收入,卡b是抖音的收入,都是??▽S?,這種情況是否可以? 另外還有一張個人名義的銀行卡是老板的侄女名義,侄女是公司的實際操作人,這張卡用于公司的線下店鋪收入,是否可以?
老師 我們公司有一張銷售二手車的收入10000塊錢,這個銷售二手車的發(fā)票都是普通發(fā)票吧,我是一般納稅人,我填寫增值稅申報表給那一欄填呢?
老師,補開前幾個月發(fā)票,導致當月開票收入大于當月實際銷售收入,賬務該如何處理
按照年累計來算個稅的,年累計的收入減去年累計的扣除。
嗯,我的這個是按月那么算的,剛才又按照累計的這個算了一下,那也要交5百多的個稅呢,但是扣繳端沒有顯示呢
好,你看下你的累計扣除和累計收入分別是多少,去看你的申報表。
累計收入額是當月收入
累計扣除是2個月的
老師這是為什么呢
是因為新公司的原因嗎
好在幾月份申報的。
比如入職時間是九月份的話,你在十月份給他發(fā)放工資,在11月份給他申報個稅的話,他的累計扣除費用就是兩個月。
哦,好的,他是在11月份入職的,但是我們公司是在12月底稅務才完事,所以11月份無法申報個稅,這12月份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了,那現(xiàn)在等于本月不用交個稅
對,是的,是這么做的。
11月份的還可以補繳嗎,老師
那到下月的時候是不是還是同樣的呢,如果工資不變的情況下
你好,可以的,可以不申報的。
可以的,可以補申報的。
嗯,我這邊可以把11月份的本月工資加到12月份來嗎老師,因為11月份沒有保險和積金
可以的,可以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