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解答如下 1 工資預扣預繳個稅=(20000*12-1000*12-2000*12-60000)*10%-2520=11880 2 收入預扣預繳個稅=5000*2*(1-20%)*20%=2500 3 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個稅=(20000*12%2B5000*2*(1-20%)-2000*12-1000*12-60000)*20%-16920=13480 應退個稅=11880%2B2500-13480=900 4 股息個稅=10000*50%*20%=1000 5 個稅=(800-450-1.5)*10%=34.85
某學校王教授2020年月工資收入20000元,享受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贍養(yǎng)老人扣除1000元/月,每月個人繳納的3險1金為4800元,截止到11月,單位為王教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6500元(專項附加扣除已按月扣除);王教授在2020年還取得了一次為其它企業(yè)提供技術服務收入50000元(含稅)以及發(fā)表一篇論文取得稿費收入3000元(含稅)(支付報酬單位均扣繳了個人所得稅)。請你計算王教授個人所得稅的以下幾個指標數值(1)工薪所得12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工薪所得12月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3)工薪所得1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4)支付王教授技術服務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5)支付王教授稿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6)王教授2020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交(或退回)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六、某學校王教授2020年月工資收入20000元,享受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贍養(yǎng)老人扣除1000元/月,每月個人繳納的3險1金為4800元,截止到11月,單位為王教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6500元(專項附加扣除已按月扣除);王教授在2020年還取得了一次為其它企業(yè)提供技術服務收入50000元(含稅)以及發(fā)表一篇論文取得稿費收入3000元(含稅)(支付報酬單位均扣繳了個人所得稅)。請你計算王教授個人所得稅的以下幾個指標數值(1)工薪所得12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工薪所得12月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3)工薪所得1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4)支付王教授技術服務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5)支付王教授稿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6)王教授2020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交(或退回)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六、某學校王教授2021年月工資收入20000元,享受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贍養(yǎng)老人扣除1000元/月,每月個人繳納的3險1金為4800元,截止到11月,單位為王教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6500元(專項附加扣除已按月扣除);王教授在2021年還取得了一次為其它企業(yè)提供技術服務收入50000元(含稅)以及發(fā)表一篇論文取得稿費收入3000元(含稅)(支付報酬單位均扣繳了個人所得稅)。請你計算王教授個人所得稅的以下幾個指標數值(1)工薪所得12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工薪所得12月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3)工薪所得1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4)支付王教授技術服務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5)支付王教授稿費的單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6)王教授2021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交(或退回)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某大學教授王輝2022年 各項收入如下: (1)每月扣除“三險一金”后的工資收入 20000元。 (2)王教授是獨生子,贍養(yǎng)著80歲的老 母親;還有一個正在上研究生的女 (3)4月為某單位做專題講座2次,每 次收入5000元。 (4)7月取得股息(大于一個月小于一 年)收入10000元。 (5)5月將其擁有的兩處住房中的一套住房出售,該住房已使用5年。獲得轉讓收入80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1.5萬元,該房產當初買價450萬元。要求: (1)計算王教授取得工資收入時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和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工資一次性計算12個月);(2)計算專題講座收入的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 (3)計算王教授2022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繳(應退)的個人所得稅;(4)計算股息分類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5)計算出售房產取得財產轉讓所得應 納的個人所得稅。
某大學教授王輝2022年各項收入如下:⑴每月扣除“三險一金”后的工資收入20000元。⑵王教授是獨生子,贍養(yǎng)著80歲的老母親;還有一個正在上研究生的女兒。(3)4月為某單位做專題講座2次,每次收入5000元。(4)7月取得股息(大于一個月小于一年)收入10000元。(5)5月將其擁有的兩處住房中的一套住房出售,該住房已使用5年。獲得轉讓收入80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1.5萬元,該房產當初買價450萬元。要求:(1)計算王教授取得工資收入時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和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工資一次性計算12個月);(2)計算專題講座收入的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3)計算王教授2022年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應補繳(應退)的個人所得稅;(4)計算股息分類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5)計算出售房產取得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
在電子稅務局申報增值稅時,在附列表一和附列表二和主表都填好了,附加稅是不是就自動計算出來了?我提交的為什么只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都是0,是怎么回事啊
老師,請問購車保險費計入哪個科目
申報個稅,請問從網頁版轉到客戶端申報個稅,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哪里修改一下
我公司2024年開具一張34萬的對應項目的普通發(fā)票給甲方,但是25年跟甲方結算這個項目工程量實際沒有那么多,只有30萬,因為我們跟甲方簽訂有兩個項目,另一個項目甲方還沒打完工程款,我們就退4萬給甲方,甲方又把4萬按照另一項目備注項目名稱打給我們,我紅沖上一年的發(fā)票34萬,然后開一張30萬的發(fā)票,和一張4萬的另一項目的發(fā)票,4萬是按照今年收入入賬的,結轉成本。但是上一年的紅沖34萬,和再開的30萬,應該怎么入賬,我公司是小企業(yè)會計準則。
老師問一下有沒有財務報表分析模板呢?
租房一次性付了1年房租,裝修花了45萬,這兩筆款應該怎么做分錄。
老師,個體戶需要每月報個稅的吧
老師,這里的包裝物是不含稅的的金額么?不應該是價外費么?
公司去年成立,做賬時沒有做過開辦費,有無問題?
合同上的成本數值和單價與報關單上的不一致,但是總金額一致,是否會影響退稅事宜?例如:成本數值*單價=總額
抱歉 更正下 1 工資預扣預繳個稅=(20000*12-1000*12-2000*12-60000)*10%-2520=11880 2 收入預扣預繳個稅=5000*2*(1-20%)*20%=1600 3 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個稅=(20000*12%2B5000*2*(1-20%)-2000*12-1000*12-60000)*20%-16920=13480 應退個稅=11880%2B1600-13480=0 因此不退個稅 4 股息個稅=10000*50%*20%=1000 5 個稅=(800-450-1.5)*2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