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你應該問過吧 法律考慮的是整個國家的 你說的這是極少一部分 你舉的這個例子是合適的 也可以不均分 但是其中一個最多不能超過1000元

老師,我這邊是兩家公司,對方那邊是五家,然后其實是互相錯了,你知道嗎?比方他那邊AB,然后AB都在我這兩家都有往來,然后可能我這邊是多打了,那邊是少打了,就是差不多這種狀態(tài),比如說他五家賬上的余額,我全部加起來的話是剛好等于說是清零的,但是現(xiàn)在狀態(tài)就是因為都有余額,變成我一家公司,跟內(nèi)五家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是欠了對方20萬,我另外一家公司跟內(nèi)五加的那個等于說是要收20萬,就這樣相抵消是沒有的。所以說,我需要在就是等他們給我的回執(zhí)是零欠款情況下,把這些都作為營業(yè)外收入或支出全部清掉。只是我覺得我這個可能就是申請的這個事件,我應該可能怎么樣寫會比較好,就等于說更合規(guī)吧,至少審計查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
老師,我先跟你說一下我大概了解的情況吧,我了解應該是他,現(xiàn)在因為他是跟幾個合伙人一起成立的嘛,現(xiàn)在費用的話都是從隨機報銷,可能他打架打轉過來的錢就算資本金入股了,現(xiàn)在都是認繳,沒有實繳,所以我覺得項目暫時都沒有,所以只有一些平常的這些費用,然后可能會認定為是資本金認繳嗎?然后不知道這個賬他們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我過去的話直接做做年報,還不太懂,也不太知道他們那邊有沒有財務軟件兒呢,還是說從合伙人那邊暫時先弄的我不太清楚,所以說像現(xiàn)在一個狀態(tài)的話,他應該是去年十月份注冊的,一直都還沒有正式說有收入。那像我現(xiàn)在這個情況的話,如果一入職我需要做什么呢?就是現(xiàn)在腦子是亂的,只是說有一些基本的基礎知識啊,大概其概念,但是說把這個思路捋順了,從哪開始做就沒有思路。
你好,我這邊單位承諾給我的工資是稅后35w(未扣除五險二金),我計算了下,每年實際到手的工資,也差不多這個數(shù)值。那么問題來了,我在個稅系統(tǒng)申報的時候,申請了專項附加免除個稅,一共有兩個子女教育,房貸,贍養(yǎng)老人,好像一共可以減免48000元,可是個稅系統(tǒng)并沒有給我退費呀。請問我這種情況,個稅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如果這樣的話,我不申請個稅的專項附加免除,豈不是沒有區(qū)別嗎?或者說,別的同事如果稅前年薪是35w,那么他申請專項附加個稅免除后,實際所得收入,是不是和我一樣?謝謝!
你好,我這邊單位承諾給我的工資是稅后35w(未扣除五險二金),我計算了下,每年實際到手的工資,也差不多這個數(shù)值。那么問題來了,我在個稅系統(tǒng)申報的時候,申請了專項附加免除個稅,一共有兩個子女教育,房貸,贍養(yǎng)老人,好像一共可以減免48000元,可是個稅系統(tǒng)并沒有給我退費呀。請問我這種情況,個稅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如果這樣的話,我不申請個稅的專項附加免除,豈不是沒有區(qū)別嗎?或者說,別的同事如果稅前年薪是35w,那么他申請專項附加個稅免除后,實際所得收入,是不是和我一樣?謝謝!
我有一個疑問關于專項附加扣除的。假設我是小學學歷并且我是有收入的。如果我選擇繼續(xù)提升學歷,這種情況下我是可以填寫自己的專項附加扣除—繼續(xù)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是呢,因為繼續(xù)教育有一定的條件,比如只能在中國境內(nèi)接受,如果是到了國外讀書,那就不能算了。但是反過來想,如果我真的選擇了到國外接受教育,我自己不能填寫繼續(xù)教育這個專項附加,但是我的父母是可以填寫子女教育這個專項附加扣除呀,是不是這么理解???畢竟子女教育這個,我問過別的老師,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讀書,作為父母,都是可以扣的啊。請告訴我我的這個理解,對不對?
老師,您好,我們是貨運公司,我們的車出了事故,收到了一筆50萬的保險公司理賠款,這筆款完了打給死者家屬,我應該怎么寫分錄,二級明細應該怎么寫
我們公司主營是銷售設備,成本有料和人工構成,設備在初步安裝后發(fā)到客戶現(xiàn)場,這樣先開票60%,到客戶現(xiàn)場還會產(chǎn)生人工調試的成本,調試驗收后在開票40%,那么怎么結轉成本
你好老師個體戶經(jīng)營超市領用商品會計分錄怎么做
老師,這種風險怎么處理,詳細說一下
制造業(yè)一定要有研發(fā)費用嗎?
原來的300萬利息為什么不用考慮?
收到的平銷返利款,供應商會開紅字發(fā)票嗎?
老師我以前在工廠當統(tǒng)計時候,每個人的工資都如實的發(fā)放,也沒有扣除個稅???個稅是工廠承擔了嗎?
@董孝彬老師,別的老師別回答?
老師,資產(chǎn)負債表有一項其他非流動資產(chǎn),其中有一個叫“特瘁準備物資”是什么意思?
其實有點不同,我就是想到了,如果這種情況,采用均分的話,c因為沒有收入不能抵扣,對于ab來說他們抵扣就少了,還不如采用約定分攤的方式,這樣子的話,約定ab來分攤,每人分1000,這樣子既不會浪費任何額度,對ab來說也抵扣得多了。我這是在多思考其他情形呢,也要問清楚,怕自己換一種情況,又理解錯了。
可以分攤? 也可以均攤? 分攤的話要簽訂分攤協(xié)議? 但是還是不能超過1000元
這個理論知識點我是知道的。我問得是如果均攤,abc每人666.66,但是c沒有工作,還占著額度,不如采用約定分攤或者指定分攤的方式,把2000在ab兩人之間分了,那么對ab來說就是每人1000,抵扣的額度還提高了,c就不分額度了。我問得是這種情況下的這個操作,是否可以?
可以啊? 前面回答了 可以均攤 也可分攤
總結起來的意思就是,如果兄弟姐妹人多的,一部分有工作,一部分沒工作,那么這個時候可以只考慮那些有工作的子女之間進行扣除,一個人扣除不能超過1000就是了,那些沒工作的可以不用考慮,就相當于直接不分額度給他。這樣子?
對的,就是這樣的,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