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發(fā)票開了沒有呢
甲、乙公司為同屬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兩家子公司。2020年4月1日,甲公司以賬面原價為1000萬元、累計折舊300萬元的一臺設備作為對價,自其集團公司處取得對乙公司100%的控股權,相關手續(xù)已辦理。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合并當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在其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900萬元,假如要考慮相關稅費,分錄如何做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20年4月1日,甲公司發(fā)行13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自A股份公司處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權。甲公司購買乙公司股權時,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在其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15000萬元。甲公司在合并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貸方余額為1500萬元。發(fā)行股票共發(fā)生費用100萬元。(單位:萬元)(1)甲公司發(fā)行股票合并乙公司的賬務處理;(2)甲公司支付發(fā)行費用的賬務處理。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20年4月1日,甲公司發(fā)行13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自A股份公司處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權。甲公司購買乙公司股權時,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在其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15000萬元。甲公司在合并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貸方余額為1500萬元。發(fā)行股票共發(fā)生費用100萬元。(單位:萬元)(1)甲公司發(fā)行股票合并乙公司的賬務處理;(2)甲公司支付發(fā)行費用的賬務處理。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20年4月1日,甲公司發(fā)行13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自A股份公司處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權。甲公司購買乙公司股權時,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在其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15000萬元。甲公司在合并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貸方余額為1500萬元。發(fā)行股票共發(fā)生費用100萬元。(單位:萬元)(1)甲公司發(fā)行股票合并乙公司的賬務處理;(2)甲公司支付發(fā)行費用的賬務處理。
甲公司發(fā)行100萬股股票,從A公司處取得乙公司80%的股權,乙公司的凈資產賬面價值在最終控制方A公司財報上為900萬,發(fā)行當日甲公司每股股票公允價值每股10元。甲公司發(fā)行股票直接相關費用100萬元。1.甲與乙同受A公司的控制甲賬務處理?2.甲與A無關聯(lián)關系
請問在一個項目中分得10%干股,每年都能分得這個項目10%的利潤,如果公司收到這10%利潤需要為對方提供發(fā)票,都涉及什么稅金,稅率是多少?
請問殘疾人保證金未滿30都不用交嗎
我跟他們做的不一樣怎么回事
按照采購合同的約定應支付的設備款,是否屬于金融工具準則規(guī)范的金融負債?
超市商品進銷存核算流程是怎樣的
本公司為乙方承租個人丙的船舶用在工程上,可以開票租賃發(fā)票給建設甲方嗎?
今年1月1日,雙定個體戶被認定為查賬征收,類型為內資個體,是不是表示還是個體戶,那讓做賬從1月份開始,那之前個體戶哪些數(shù)據需要保留在1月份作為年初數(shù)據?還是說從0開始建賬?在稅務局備案的有個銀行賬戶有余額!
請問23年一般借款的加權平均數(shù),為什么是(500+600-800+800)??這幾個數(shù)是怎么算的呢。500和600中的300是22年專門借款的金額???這里不懂
c選項 到底哪個是真實成本
老師你好,問下公司實繳一千萬,墊資公司出錢給股東,到時公司抽出資金在還回去得行嗎?
還沒開票 但是按照全責發(fā)生制 乙公司要確認收入
同學你好 這個直接做無票收入 甲方先不做
乙方直接做主營業(yè)務收入嗎?那還需要有對應的成本嗎?
對的 直接做 然后結轉成本
對于乙方來說成本就是人工費用,如果我乙方結轉了成本,那我甲方在給乙方付這筆服務費的時候也結轉了成本,對于這個集團來說,豈不是結轉了兩次成本?
同學你好 賣出去了就結轉 只結轉一次
成本在哪家公司結轉呢
誰做收入誰結轉成本
誰做收入誰結轉成本的話,那就是乙方做收入結轉成本?那甲方付款給乙方,乙方開票給甲方,甲方不需要計入成本嗎?
甲方開發(fā)票或者做收入之后結轉
乙方為甲公司提供服務,是乙方開發(fā)票給甲方,乙方確認收入呀。
是呀,然后乙方做成本結轉 甲方的乙方管不著了
但是甲乙是一個集團的,乙公司確認了收入和成本,甲方再結轉成本,對于這個集團來說,豈不是確認了兩次成本
甲方收到這個發(fā)票有對應的收入就計入成本
如果甲方沒有對應的收入, 那在付款給乙方并收到乙方開具的發(fā)票的時候應該怎么做賬呢?
計入費用科目或者庫存商品等,具體看發(fā)票內容
那我可以乙公司確認收入,甲公司結轉成本嗎?反正是一個集團的。
乙公司做收入乙公司結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