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你可以按照那個進度來做收入和成本。
老師您好!我們是建筑施工企業(yè),因為公司沒有專門的經營預算部門,并且甲方又不愿意配合我們每期確認完工形象進度和做工程結算,所以我們財務上沒有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采用實際成本法,在實際成本法下,我們是按照開票來確認收入的,那么我們可不可以不管有沒有開票,不管開多少票,每月都把當期發(fā)生的施工成本全部結轉到主營業(yè)務成本里邊去?就是說每期期末結轉施工成本后工程成本類賬戶余額為零。但是這樣處理,由于工程前期,中期開票少,會出現(xiàn)暫時性的賬面虧損,有的跨幾年工程,前兩年會表現(xiàn)賬面虧損,這樣做稅務局會不會答應?謝謝!
老師你好,我是建筑公司,由于前期都是墊資,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才開票去甲方結賬,比如我有個項目1個億,當期開1000萬的發(fā)票,我能用1000萬票據進入當期的成本嗎?到最后工程完工了或年底清算前再繳納所得稅,還是我每月的開票金額匹配對應的成本入賬,這樣財務報表收入,成本,稅負達到一個平穩(wěn)狀況。到工程完工了再具體清算所得,謝謝!發(fā)票前期多是因為墊資時已經收取票據了。
老師們,建筑工程的項目是今年6月份開始的簽訂日期,前期會計已經按照當期開票確認增值稅和收入了,但甲方給我們乙方并沒有及時撥款而要求每月幾百萬的開票,這導致我們乙方稅收壓力過大,現(xiàn)在第三季度的只有9月份開的發(fā)票,成本發(fā)票可以抵扣的也全部認證過了還得交6萬多的增值稅,那么現(xiàn)在請教一下老師這個增值稅能否有辦法推后繳納?還有現(xiàn)在的核算方法能否改變成完工進度百分比法核算?
老師您好,想咨詢三個問題。我們是做規(guī)劃設計,沒合同,假如年初到年底,一共收到預收賬款200萬,對方一直不開票說以后再開,我們也為對方服務了,也值他們付的款項,所以12月底想確認不開票收入。1:我們平時開出發(fā)票的項目名稱是:專業(yè)技術服務,請問這200萬的無票收入需要交印花稅嗎?印花稅到底是按什么確認交不交?2:以前的工資全入了管理費用,其實在收到預收賬款時,人員工資已經是勞務成本了,只是沒確認收入,就記入了管理費用,現(xiàn)在12月確認收入時,如果只把本月工資計入勞務成本,這成本費用就太低了,怎么辦?還有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計入勞務成本嗎?3:公司注冊資本10萬,確認收入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凈利潤假設按100萬計算,第一次提取盈余公積金,按10%計算,10萬,就會遠超(注冊資本的50%)5萬,那怎么提取,是嚴格遵照法定提取10%10萬,還是只按利潤的一半50萬來提取10%5萬?謝謝,麻煩老師了。
老師您好,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7月份確認一筆研發(fā)服務費收入54萬,同時已給對方開票,但是成本現(xiàn)在我不知道如何歸集,因為按照正常程序我們會產生專家評審費,調研費,咨詢費等 還有人工,但是這一筆特殊一些,除了人工工資其他的都未產生,老師那成本應該如何來歸集呢?項目周期是6個月,我們是先確認收入后進行技術服務,老師我的問題 1、是要在開票當月就確認收入嗎?還是先走預收等半年后項目完工再確認收入結轉成本?2、按照權責發(fā)生制 即便開票但是項目未完成也不用確認收入對嗎?
老師,怎么審核合同啊
廠房辦了產證,但是一直沒有價值,因為是老板自建的,后面過了兩年做了評估入賬,這個房產稅應該從什么時候交呢
新員工入職,首先是社保增員嗎?還是零申報個稅?不太明白這個
公司買辦公樓對外出租房產稅是12%需要減辦征收嗎?
那本?完工入庫A商品1300只,B商品1500只,月末在產品為1000只,這樣完整的分錄怎么寫呢?月末在產品為1000只寫錯了分錄
二手車需做折舊嗎?22000元購的,如需折舊按多少年折舊?殘值率多少?
公司用股東個人的房產辦公需要繳納房產稅么?
員工報銷差旅費。必須是這個員工在我們公司繳納社保,申報個稅的,對嗎?
老師,請問如果服務業(yè)代收電費對方備注服務費,我們開服務費發(fā)票可以的嗎?
勞聯(lián)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張怎么做,我們代發(fā)單位為什么給我們開勞務費發(fā)票 搞不懂 我代發(fā)怎么寫會計分錄
如果你按照發(fā)票來作為收入,那你的成本也是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然后企業(yè)所得稅的話,他是每年都匯算清繳的,不是說一個項目完工了才那個結清那些所得稅的。
從報表的實質是季度預繳,每年5月31號之前清算繳納,我們是以掛靠為主,所以項目經理不理解,覺得他們前期只要有足夠的成本票就不用交稅,我一下說服不了他們。
所以我想更確切的印證一下,作為會計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確,如我前期都不按一定比例預繳稅款,稅務肯定要查企業(yè)的賬,到時還是要喊調出成本。
建筑業(yè)一般增值稅稅負在2%-2.5%。企業(yè)所得稅肯定也是存在一點稅負的,你不可能項目都不繳稅的。
收入和成本,他按進度的話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不是說你把那個你成本越多越好。到時匯算清繳的時候,成本太多了,可能會調出來。
增值稅沒有爭議,現(xiàn)在他們提出的是所得稅,他們也認可利潤的25%左右,只是想前期足額沖抵收入,到拿不出成本票時再交所得稅,想獲得資金上的時間價值,可是作為財務是不能這樣核算,稅務也不同意,即便同意,作為公司風險也大,萬一一下繳納幾百萬,項目經理拿不出,公司就無法了哈。
這樣的話,你可以每個月先預扣他一點企業(yè)所得稅,你們這個是本地項目嗎?如果是外地項目的話,本身他每次不是會有預繳,里面有企業(yè)所得稅。
然后年終再匯算清繳就好啦。
這些稅負的話,開始應該是要先核算好的。大概可提供多少成本,大概多少利潤,然后最后你們大概要交多少稅,這些一開始都要先預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