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努力解答中,稍后回復你。

甲股份公司2018年12月3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0萬股,支付買入價10元/股,交易費用5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持有A公司20%股權比例對其有重大影響,投資時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一致為51000萬元。分錄處理
處置部分對子公司投資,喪失控制權仍具有重大影響。 合并報表當期的處置投資收益=(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剩余股權公允價值)-原子公司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原持股比例-商譽+其他綜合收益(允許轉損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原持股比例 老師,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這個數(shù)據(jù)如何計算的呢?包含自購買日起持有計算期間的其他綜合收益、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嗎?
A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2020.1.1,甲公司用銀行存款20000萬元從集團外部購入B公司80%的股權并能夠對B公司實施控制。購買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4000萬元,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2×21年4月1日,A公司以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2000萬元的一項無形資產作為對價,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權。2×20年1月1日至2×21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持續(xù)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6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老師,A公司2×21年4月1日的長投怎么算
3、 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權,其賬面余額為3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其持有的對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中的1/3出售給某企業(yè),出售取得價款1200萬元,處置日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出售日,丙公司按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為6000萬元。在出售20%的股權后,甲公司對丙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0%,喪失了對丙公司的控制權,但有重大影響。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權時,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4000萬元。從購買日至出售日,丙公司以購買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實現(xiàn)凈利潤1900萬元,因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上升使其他綜合收益增加1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3000-4000×60% 這個商譽什么意思,看不明白
A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2×15年1月1日,甲公司用銀行存款20000萬元從集團外部購入B公司80%的股權并能夠對B公司實施控制。購買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4000萬元,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2×16年4月1日。A公司以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2000萬元的一項無形資產作為對價,取得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權。2×15年1月1日至2×16年4月1日,B公司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6000萬元;按照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持續(xù)計算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4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的影響,A公司合并日初始投資成本不是應該按賬面價值20000*60%+商譽800嗎?為什么答案是公允價值(24000+6000)*60%+商譽800呢?
公司的員工想跟公司借錢,公司不想收取利息,最多可以借給員工多少錢不用交稅?
固定成本中的長期借款利息在息稅前利潤時要不要扣除
員工每月工資4800固定的(沒有什么附加扣除的),年底想給員工發(fā)獎金20000,這個獎金單獨計算交個人所得稅,還是跟工資合并交劃算些???怎樣算個稅
老師,我想問一下,在晉e行里面開票 ,開的高速公路通行費電子發(fā)票,抬頭改了稅號填錯了票已經開出來了,如何修改呢開的普票?
老師,您好。我想向您咨詢一個問題。我有一個代賬客戶,他有一張取得的成本發(fā)票,已經被開票方沖紅了。可是我在發(fā)票查詢里面,只看到被沖紅的藍字發(fā)票,沒有看到對應的紅字發(fā)票。我可以在電子稅務局里面,下載到紅字發(fā)票嗎?
小規(guī)模生成一般納稅人是當月生效還是次月生效?
老師,公司5月份買了一臺電腦,我給記入管理費用,辦公費了,現(xiàn)在改正的話,我要怎么做賬務處理?
老師,公司成本費用發(fā)票不夠,怎么辦
老師用報關單去配單的時候,為什么輸入報關單單號查詢找不到對應的報關單,采用報關單導入的模式電子口岸卡要一直插在電腦上嗎
有個工人不能提供自己的卡 用家人的卡發(fā)工資 這種咋出賬 報成他家人的個稅么
疑問一:B所持40%A股權的公允價值是否乘以60%? 答案:不乘,直接用400。 商譽計算時,**“對價”**包括兩部分: P直接支付的50%A股權對價:600 B所持40%A股權的公允價值:400(即B的“全部”持股公允價值,不是乘以60%) 原因:商譽是站在合并主體P的角度,衡量“為取得控制權所付出的總對價”與“取得份額的凈資產”之差。B所持40%A股權的公允價值400,就是P通過控制B而“間接”對A的追加投資對價,無需再乘以60%。 **乘以60%**的錯誤在于:混淆了“B個別報表層面對A的投資價值”與“合并層面P對A的間接控制權對價”。
疑問二: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是74%還是90%?答案:74%。 本次交易后,P實際取得對A的控制權比例為: 直接50% + 間接60%×40%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