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正在為你解答請稍后

xx生產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率13%,2019年5月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1)銷售甲產品給某大型商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取得不含稅銷售額800000元.(2)銷售乙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取得含稅銷售額282500元 (3)將試制的一批應稅新產品用于本企業(yè)職工福利,成本價為20萬元,成本利潤率為10%該新產品無同類產品市場銷售價格. (4)購進貨物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支付的貨款600000元進項稅額78000元支付運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金額為20000元,增值稅1800元 (5)支付廣告服務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金額50000元增值稅為3000元 (6)因倉庫管理不善,上月購進的一批工具被盜,該批工具的采購成本為80000元(購進工具的進項稅額已抵扣) 要求:(1)計算銷售甲產品的銷項稅額. (2)計算銷售乙產品的銷項稅額。 (3)計算自用新產品的銷項稅額. (4)計算外購貨物、接收服務應抵扣的進項稅額.(5)計算非正常損失進項稅額轉出金額. (6)計算該企業(yè)5月份合計應繳納的增值稅.
51.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3月銷售A產品取得收入50000元;銷售B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售價為45200元。購進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000元;購進乙材料,取得普通發(fā)票,價稅合計金額為22600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均在當月通過認證要求:計算該企業(yè)2021年3月應納的銷項稅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納的增值稅稅額。收代繳的
51.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3月銷售A產品取得收入50000元;銷售B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售價為45200元。購進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000元;購進乙材料,取得普通發(fā)票,價稅合計金額為22600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均在當月通過認證要求:計算該企業(yè)2021年3月應納的銷項稅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納的增值稅稅額。收代繳的
51.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3月銷售A產品取得收入50000元;銷售B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售價為45200元。購進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000元;購進乙材料,取得普通發(fā)票,價稅合計金額為22600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均在當月通過認證要求:計算該企業(yè)2021年3月應納的銷項稅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納的增值稅稅額。收代繳的
51.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3月銷售A產品取得收入50000元;銷售B產品開具普通發(fā)票售價為45200元。購進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30000元;購進乙材料,取得普通發(fā)票,價稅合計金額為22600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均在當月通過認證要求:計算該企業(yè)2021年3月應納的銷項稅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納的增值稅稅額。
個體戶一年內開了40萬專票,要交多少稅費?
小規(guī)模納稅人一個月可以開13萬的發(fā)票嗎?需要交稅嗎?
老師,個體戶企業(yè)主上個月9月還是我單位雇傭的合同工人,這個月10月份退休了,這個月改為個體戶企業(yè)主與我企業(yè)合作,不會被認定為員工成立個體戶虛開發(fā)票吧
老師,個體工商戶,轉讓協議的模板有嗎
a公司轉錢給c產品公司,實際是b公司購買的產品,c公司現在開票給b公司。a幫b付的款,這樣可以嗎,對方兩個公司出證明
因為沒有發(fā)票不能所得稅稅前扣除,所以要調增繳納所得稅
經營所得稅昨天截止了還能在網上申報么
老師:電子稅務局哪里補打完稅證明
老師,紅沖作廢率怎么計算?
老師,債務資本,只包括長期借款嗎,應付賬款和短期借款不屬于債務資本嗎?謝謝
資料3 進項稅額5000*600*13%=390000 資料4 取得普通發(fā)票進項稅額不能抵扣
資料5 外購原材料用于職工福利,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要看上月購買的價格是多少,如果抵扣了,本月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這個資料不完整無法計算
資料2 銷售商品開具普通發(fā)票注明的金額226000為含稅價,需要進行價稅分離 226000
資料2銷項稅額226000/1.13*0.13=26000 支付的運費運費銷售費用
資料1 銷項稅額580000*0.13+4520/1.13*0.13=75920 注意資料1銷售商品是另收運輸費是作為價外費用(默認含稅,所以要價稅分離)繳納增值稅。 資料2銷售商品是另支付運費這個計入銷售費用 注意辨析
當月應繳納的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 由于已知條件不夠完整無法計算出來 同學看看還有其他條件嗎
第2小題他支付運費1130元,取得的不是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嗎,為什么不核算增值稅
同學您好,你看我最后一段的解釋, 資料1和資料2都是銷售商品,資料1另收取運費這個要算銷項稅額 資料2另支付運費,這個相當于我們賣貨這個運費是我們自己承擔的,這部分運費不找客戶收錢,作為我們的銷售費用
有沒有可以區(qū)分他們的方法?就是運輸費這點有些區(qū)分不來
第一要區(qū)分我們的身份是購買方還是銷售方 我們作為購買方買材料給別人支付的運費計入材料的成本 比如原材料買價100,運費5 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就是105
我們作為銷售方就是本題資料1和資料2的情況 分為兩種情況,我們商品賣價100,運費5 要看這個運費我們找不找客戶收 如果我們銷售商品免運費就像你淘寶包郵一樣,這5萬我們不找客戶收我們自己承擔就作為銷售費用,5萬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如果不包郵,我們就要找客戶收105萬,105都作為我們
105都作為我們的收入,需要計算增值稅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包不包郵呢 題目中的關鍵詞你注意看 資料1說的是另收運輸費,意思就是不包郵,這里就要確認收入算銷項 資料2說的是另支付運費,意思是包郵,我們給客戶是包郵,但實際上這個運費還是要給的運輸公司的,相當于我們自己貼了這筆錢,作為銷售費用,不算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