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計算如下表,請參考?
有償!5元!急急急 資料:甲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銀行存款 60 000 元購入一臺固定資產(chǎn)。假定無預計凈 殘值,稅法規(guī)定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5年;甲公司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 舊年限為3年。所得稅稅率 25% 要求: 1. 編制購入固定資產(chǎn)的會計分錄 2. 2020 年 12 月 31 日計算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編 制會計分錄。 a 2021 年 12 月 31 日計算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編 制會計分錄。
有償!5元!急急急急 資料:甲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銀行存款 60 000 元購入一臺固定資產(chǎn)。假定無預計凈 殘值,稅法規(guī)定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5年;甲公司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 舊年限為3年。所得稅稅率 25% 要求: 1. 編制購入固定資產(chǎn)的會計分錄 2. 2020 年 12 月 31 日計算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編 制會計分錄。 a 2021 年 12 月 31 日計算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編 制會計分錄。
某公司于2014年12月21日購入一臺原價為210000元的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0。會計上采用年數(shù)總和法計提折舊,稅收上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上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及凈殘值均與會計相同。假定該公司各會計期間均未對該固定資產(chǎn)計提減值準備。 2015年至2020年,公司的會計利潤均為5000000元。除上述差異外,無其他的差異事項。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計算從2015年至2020年各年的累計會計折舊、賬面價值、累計稅收折舊、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chǎn))余額、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chǎn))、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 (2)編制各年會計分錄。
A公司2007年12月16日購入一臺設備,原價7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未計提減值準備。假定稅法對折舊年限和凈殘值的規(guī)定與會計相同因該設備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稅收優(yōu)惠條件,計稅時允許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A公司在計稅時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列折舊費用。除此項差異外,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的差異。此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均無余額。所得稅率為25%。根據(jù)上述資料,A公司有關遞延所得稅的確認情況見下表所示。
性利公司于2019年12月26日購入生產(chǎn)設備一臺造本為5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會計上日常處理采用查線法計提折舊,凈值為公司未對該機器設備計提減值準備。稅法規(guī)定采考雙苦余額運減法計捷折舊,假設無其他會計與稅收差異.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要求計算2020年國定資產(chǎn)計提的會計折舊,計稅折舊,糖定2020年末的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暫時性是異,退延所得稅負債余額,并對該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企業(yè)所得稅相關業(yè)務進行賬務處理,計算2021年固定資產(chǎn)計提的會計折舊計稅折舊確定2021年來的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道,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題,井對該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企業(yè)所得稅相關業(yè)務進行賬務處理
請問個體戶征收方式是查賬征收,目前銷售水果:楊梅翠冠梨等,因為是自己果場的果樹,但是沒申請過自產(chǎn)自銷農(nóng)產(chǎn)品,對方現(xiàn)在要發(fā)票,那開給他們的發(fā)票稅率選多少的?
老師,查賬征收的個體戶需要所得稅年報和工商年報嗎
員工的工資可以發(fā)到員工的家屬銀行卡嗎?
老師,我們24年5月做了23年的匯算清繳。交了企業(yè)所得稅?,F(xiàn)在24年12月利潤表里存在23年的企業(yè)所得稅。該怎么處理呢?
請問外貿(mào)企業(yè),會計憑證中暫估附件用的是采購單,后面退稅用的是采購合同不影響吧?
老師:公司要注消,現(xiàn)在是工商階段,要上傳《簡易注消全體投資人承諾書》,要全體股東簽字,想問一下,股東簽名的字,會不會跟之前所簽資料進行對比呢?
銀行賬戶維護費計入管理費用還是財務費用?
養(yǎng)豬場,是免稅的嗎?稅收有什么政策?除了要報稅務,一般還需向哪些主管部門提供報表?
老師,您好!請教 企業(yè)籌建中購入的固定資產(chǎn)機器設備到達車間,但安裝需要的配件工具材料,這些配件工具材料,可以放在 在建工程-在安裝設備 中嗎?待全部安裝完畢,到達可使用狀態(tài)前,將 在建工程-在安裝設備 科目中的金額分攤到所有的機器設備上,可以嗎? 謝謝老師指導!
我公司做地暖銷售及安裝業(yè)務,進項只有材料13%,請安裝隊安裝。銷售開具9%的建筑安裝施工發(fā)票合理嗎?如果合理,材料和提供安裝服務占比多少為合理?會不會導致稅務稽查,13% 和9%差率騙稅風險。如果不合理,要如何開票?以及聘請施工隊目前沒有進項來源,有何籌劃方法?
有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
老師可以做一下嗎做下來發(fā)一下
你稍等,我發(fā)計算過程給你哈
會計折舊每年6000/5=1200稅法折舊第一年6000*5/15=2000稅法折舊第二年6000*4/15=1600稅法折舊第三年6000*3/15=1200稅法折舊第四年6000*2/15=800稅法折舊第五年6000*1/15=400會計第1年累計折舊1200會計賬面價6000-1200=4800計稅第1年累計折舊2000計稅基礎6000-2000=40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4800-4000=8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800*25%=2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200 會計第2年累計折舊1200*2=2400會計賬面價6000-2400=3600計稅第2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3600計稅基礎為6000-3600=24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3600-2400=12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200*25%=3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300-200=100 會計第3年累計折舊1200*3=3600會計賬面價6000-3600=2400計稅第3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4800計稅基礎為6000-4800=12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2400-1200=12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200*25%=3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300-300=0 會計第4年累計折舊1200*4=4800會計賬面價6000-4800=1200計稅第4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2B800=5600計稅基礎為6000-5600=4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1200-400=8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800*25%=2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200-300=-100 會計第5年累計折舊1200*5=6000會計賬面價6000-6000=0計稅第5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2B800%2B400=6000計稅基礎為6000-600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0-200=-200
會計折舊每年6000/5=1200 稅法折舊第一年6000*5/15=2000 稅法折舊第二年6000*4/15=1600 稅法折舊第三年6000*3/15=1200 稅法折舊第四年6000*2/15=800 稅法折舊第五年6000*1/15=400 會計第1年累計折舊1200 會計賬面價6000-1200=4800 計稅第1年累計折舊2000 計稅基礎6000-2000=4000 應納稅暫時性差為4800-4000=800 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800*25%=200 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200 會計第2年累計折舊1200*2=2400 會計賬面價6000-2400=3600 計稅第2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3600計稅基礎為6000-3600=2400 應納稅暫時性差為3600-2400=12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200*25%=3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300-200=100 會計第3年累計折舊1200*3=3600會計賬面價6000-3600=2400 計稅第3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4800計稅基礎為6000-4800=1200 應納稅暫時性差為2400-1200=12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200*25%=300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300-300=0 會計第4年累計折舊1200*4=4800會計賬面價6000-4800=1200計稅第4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2B800=5600 計稅基礎為6000-5600=400應納稅暫時性差為1200-400=800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800*25%=200 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200-300=-100 會計第5年累計折舊1200*5=6000會計賬面價6000-6000=0 計稅第5年累計會計折舊為2000%2B1600%2B1200%2B800%2B400=6000 計稅基礎為6000-6000=0 應納稅暫時性差為0 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0 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 額為0-200=-200
會計上日常處理采用年數(shù)總和法計提折舊,而稅法規(guī)定,可以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反過來怎么算
問的你另一個同事反過來怎么算和你回答的一模一樣
可這是兩道題呀
只不過先是直線法后事年數(shù)
你好,反過來算就變成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了,計稅和賬面互換就可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改為可抵扣差異
可以詳細寫一下嗎
你兩回答的一模一樣啊一字不差
不同的題
可以具體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