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王先生在某企業(yè)任職,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業(yè)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5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繳納三險一金2000元,從1月份開始每月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共計為2000元,無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5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4000元,稿酬收入3000元,6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3000元。 要求計算: (1)王先生各月應預扣繳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2)5、6月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應預扣繳所得稅 (3)綜合所得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 (4)年底匯算清繳的補(退)稅額
李先生在某企業(yè)任職,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業(yè)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5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繳納三險一金2000元,從1月份開始每月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共計為2000元,無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5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4000元,稿酬收入3000元,6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3000元。 要求計算: (1)王先生各月應預扣繳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2)5、6月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應預扣繳所得稅 (3)綜合所得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 (4)年底匯算清繳的補(退)稅額
王先生在某企業(yè)任職,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業(yè)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5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繳納三險一金2000元,從1月份開始每月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共計為2000元,無其他扣除。另外,2019年5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4000元,稿酬收入3000元,6月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3000元。 要求計算: (1)王先生各月應預扣繳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2)5、6月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應預扣繳所得稅 (3)綜合所得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 (4)年底匯算清繳的補(退)稅額
案例分析八中國居民李某在某科技公司任職,2020年1月-12月每月在該單位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8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個人繳費為4500元,從1月份開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合計3000元,假設無其他扣除,當月工資月末最后一日發(fā)放。其他收入如下:2020年5月從乙單位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0000元;2020年6月取得稿酬收入2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000元。請問:1.2020年李某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2.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是什么?3.個人所得稅的專項附加扣除有哪些?扣除標準是什么?
中國居民李某在某科技公司任職,2020年1月-12月每月在該單位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8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個人繳費為4500元,從1月份開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合計3000元,假設無其他扣除,當月工資月末最后一日發(fā)放。其他收入如下:2020年5月從乙單位取得勞務報酬收入30000元;2020年6月取得稿酬收入2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000元。請問:1.2020年李某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24年計提的,25年收到發(fā)票啦,那發(fā)票時附再24年還是25年,然后記賬憑證是啥
老師,公司給員工繳納5月份的社保(公司第一次給員工繳納社保,新員工),申報的時候選擇稅款所屬期起:2025年5月;稅款所屬期止:2025年5月,為什么繳費期限是2025年6月30日呢?我現在想要繳納5月份的社保,繳費期限不應該是5月25日或者5月底結束嗎?還是我申報的時候稅款所屬期填錯了嗎?請老師指教呢
老師,我想請教一下,我的預收賬款不平,應該怎么做呢?
老師,晚上好!我想請教一下
個稅首次忘交 是不是不用罰滯納金
老師,請問一下,申請出口食品生產企業(yè)備案,需要先辦個電子口岸卡是嗎?那要怎么申請呢?個體戶可以申請這個備案嗎?
老師你好。請問25年1月補繳的2024年7-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匯算清繳算24年還是25年
個稅除了在個稅APP能查看交沒交費。電子稅務局里能看到嗎?
匯算清繳后補繳的稅款應該如何做賬,是否影響利潤
匯算清繳后補繳的稅款應該如何做賬
您好,1.每月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每月應納稅所得額:18000?4500?3000?5000=5500稅額:500*3%=165??勞務報酬(5月)??收入額:30000*(1?20%)=24000稅額:24000*30%?2000=5200 ??稿酬(6月)??收入額:(2000?800)*70%=840稅額:840*20%=168??特許權使用費(9月)??收入額:2000?800=1200稅額:1200*20%=240 2.年終匯算清繳應補(退)稅額 總收入額:216000%2B24000%2B1120%2B1600=242720,應納稅所得額?? 242720?60000?4500*12?3000*12=92720,??全年應納稅額??92720*10%?2520=6752,??已預繳稅額?? 165*12%2B5200%2B168%2B240=7588,??應退稅額??7588?6752=836